魏征躬身退出了政务厅,脚步还有些虚浮,仿佛踩在云端。
午后的阳光透过王府的回廊,在他那件洗得发白的儒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,他却浑然不觉。
他的整个心神,依旧沉浸在那本薄薄的《五年计划纲要(教育篇)》所带来的巨大震撼之中。
五年,扫尽文盲!
这六个字,如洪钟大吕,在他的脑海中反复回响,震得他热血沸腾,灵魂战栗。
自古以来,知识便是被垄断的权柄,是士族门阀用以划分阶级、巩固统治的最高壁垒。
圣人虽言“有教无类”,可那终究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。
现实是,寻常百姓家的孩子,连识字的机会都没有,更遑论接触那些高深的典籍。
而现在,这位年轻的西北王,却要以雷霆万钧之势,将这道壁垒彻底砸碎!
他不是在修修补补,不是在小恩小惠,他是在重塑这个世界的根基。
魏征紧紧攥着那本纲要,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。
他能预感到,当这个计划真正推行下去,西北大地上将会生长出怎样一股可怕的力量。
一代又一代被知识武装起来的年轻人,他们将不再愚昧,不再盲从,他们会有自己的思想,自己的判断,他们会用自己所学的算学、格物、物理、化学,去丈量土地,去锻造钢铁,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财富和力量。
到那时,所谓的世家门阀,所谓的经义传承,在这样一股代表着全新生产力的时代洪流面前,将显得何其腐朽,何其不堪一击!
“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……教化天下……”
魏征喃喃自语,眼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。
他知道,自己的人生已经彻底改变。
从一个在兰州街头靠代写书信糊口的落魄文人,一跃成为这场伟大变革的总设计师和执行者。
这份荣耀,这份责任,远比考取状元、入阁拜相要来得更加厚重,更加光荣!
他深吸一口气,挺直了那因常年躬身而略显佝偻的脊背。
这一刻,他不再是那个为生计发愁的魏征,而是西北学政司司长,是新时代的“执笔者”!
他必须立刻行动起来。
编撰教材,需要召集整个西北有才学的文人;培训师资,需要从现有的读书人、退伍的军官、甚至是有经验的工匠中选拔;勘探校址,需要与工部、民政司紧密配合……
千头万绪,桩桩件件都是前无古人的挑战。
但魏征的心中,没有丝毫畏惧,只有无穷的斗志。
……
就在魏征为西北的教育事业摩拳擦掌,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。
兰州城外的军用货运站场,气氛肃杀。
五百名身穿特制黑色作训服的安西军将士,正列成一个整齐的方阵,静静地肃立着。
他们每一个人都身姿挺拔如松,眼神锐利如鹰。
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风霜的痕迹,但那股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来的铁血煞气,却丝毫未减。
他们是安西军的精华,是郭昕从数万将士中,亲手挑选出来的精锐。
郭昕站在队伍的最前方,目光沉静地看着眼前一排排用油布覆盖的巨大木箱。
三日前,王爷召见他,明确了他前往长安的任务——统领并训练一支全新的神策军。
对于这个任命,郭昕并不意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