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531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!(1 / 2)

如果说,之前那个利用民意对付世家的计划,让长孙玥感到的是“可怕”和“精准”。

那么此刻李唐解说的这个全新的教育计划,则让她感到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“恐惧”与“敬畏”。

这已经不是阴谋或者阳谋的范畴了。

这是在刨世家门阀的祖坟,是在釜底抽薪断他们的根!

她们其实还没完全明白,李唐要做的,是从根本上改变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。

他要用一种全新的生产力(工业化),催生一种全新的生产关系(新的社会结构),并为此配套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(新的教育体系和价值观)。

千百年来,华夏大地上的王朝更迭,都只是换了皇帝,换了统治集团,但其内核——士族门阀与平民百姓的二元结构,从未真正改变。

而李唐,他要亲手终结这个循环。

长孙玥看着眼前这个男人,他明明在笑着,笑容温和而自信,但她却仿佛看到了他身后那滚滚向前的,无可阻挡的时代洪流。

任何试图阻挡在这股洪流面前的,无论是五姓七望,还是什么帝王将相,都将被碾得粉身碎骨。

“臣妾明白了。”

她深深地躬身一礼,语气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恭敬,认真说道:

“王爷之志,远迈三皇五帝。臣妾此生能追随王爷,参与这开天辟地之伟业,实乃三生有幸。”

这并非奉承,而是她发自内心的感慨。

她出身于最顶级的门阀,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权谋争斗,家族荣光。可这一切,在李唐描绘的宏伟蓝图面前,都显得那么的渺小和可笑。

“好了,别这么严肃。”

李唐伸手轻轻扶起她,微微笑道:“这只是一个开始,万里长征的第一步。要实现这个目标,我需要你们所有人的帮助。”

他说完看向杨文菁,正色说道:

“文菁,我需要你配合工程院,尽快拿出标准化的学校建筑图纸。从能容纳五十人的村级蒙学,到能容纳五百人的县级中学,再到能容纳数千人的州级大学,都要有模块化的设计方案。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,让学校的屋舍,遍布全西北的每一个角落。”

“是!王爷!文菁保证完成任务!”杨文菁挺起胸膛,清丽的脸庞上满是兴奋。这比设计营房,更能让她感到激动。

李唐又转向林昭君,接着说道:

“昭君,孩子们的健康是第一位的。我需要你配合医学院,牵头制定一套学生营养餐标准,并且要研制出能够预防常见疾病、增强体质的保健药丸。我西北的孩子,不仅要有知识,更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。”

“王爷放心,臣妾明白!”

林昭君用力点头,她已经开始盘算着,如何用沙棘、牛奶、肉干这些西北特产,为孩子们做出美味又营养的食品了。

最后,李唐的目光落在拓跋尼孜身上。

拓跋尼孜有些局促,她不像其他姐妹那样,有明确的专长。

李唐深深地看了她一眼,温和地笑道:

“尼孜,你的任务最重。我需要你从全西北所有登记入籍的家庭,挑选最英武、最忠诚的年轻人,进入我们的军事学院。

他们将学习全新的军事理论,学习如何指挥一支由步兵、炮兵、装甲兵、骑兵、工兵、后勤兵组成的现代化军队。他们将是未来守护我们这一切成果的利剑!”

“是!王爷!”

拓跋尼孜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,这正是她最擅长和最热爱的事情。

安排完任务,李唐的心情也变得格外舒畅。

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但一个目标明确、分工合理、执行力强大的团队,却能爆发出无穷的能量。

他一手打造的这个后宫团队,正在以惊人的成长速度,将他的意志,贯彻到西北的每一个层面。

……

三日后,兰州,西北王府,一间专门开辟出来的“政务厅”内。

一个身穿洗得发白的儒衫,面容清瘦,但脊背挺得笔直的中年文士,正局促不安地站在李唐的面前。

他叫魏征,不是那位历史上的名相,只是一个同名同姓的落魄文人。

他本是中原一个破落士族寒门子弟,颇有些才学,但屡试不第,家道中落后,为避战乱,辗转流落到了兰州,靠代写书信、教几个蒙童糊口,日子过得颇为艰难。

三天前,他突然被王府的卫兵“请”到了王府,心中忐忑了三天,以为自己不知在何处得罪了这位权倾西北的王爷。

没想到,今日一见,这位传说中如神如魔的西北王,竟是如此年轻,而且态度温和。

“魏先生,请坐。”李唐指了指一旁的椅子。

“草民不敢,草民站着回话便可。”魏征躬身道,姿态放得极低。

李唐也不勉强,开门见山地说道:“请先生来,是有一件关乎西北未来的大事,想请先生出山相助。”

魏征心中一凛,连忙道:“王爷言重了,草民一介腐儒,百无一用,实不知有何处能为王爷效劳。”

“先生谦虚了。”

李唐笑了笑,亲切地说道:“我听闻先生在兰州城中,以教书为生,颇受街坊邻里爱戴。而且,先生所教蒙童,不问出身,有教无类,我很是欣赏。”

魏征心中一惊,没想到自己这点微末小事,竟然也被王爷知道了。

他很是无奈地苦笑道:“王爷谬赞。草民不过是为了一口饭食,不敢称‘有教无类’,圣人之言,草民愧不敢当。”

“不,你当得起。”

李唐脸上神情严肃,正色说道:

“我要在整个西北,全面推行九年义务免费教育,让所有孩子都有书读。我需要一个人,来帮我总领此事。

这个人,需要有才学,有品德,更要有一颗真正为孩子着想的心。我觉得,先生就是最合适的人选。”